一般认为,社会本位主要体现为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的本位思想。社会公共利益就是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能享受的利益。以社会本位为主导的法律制度强调通过国家的适度干预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市场秩序。
在经济法的具体法律制度中,社会本位的思想贯穿其中。
例如,经济法中的市场秩序规制法律制度便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秩序进行调控;在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中,国家着眼于国民经济整体,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总体的供求关系,以达到国民经济良性运行、持续发展的目的;社会分配法律制度则是通过法治手段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和社会成果的公平分享。通过以上对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社会本位为主导思想的经济法是旨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对财富的公平分配的法律。当然,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虽有不同之处,但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社会本位是从个人本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社会本位的法中仍然遵从着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等个人本位的精神理念。只不过其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对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或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