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演奏技巧

超级练习曲要求演奏者有良好的演奏基础和相当水平的艺术素养,能将这套练习曲训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是并不轻松的,每个人对作品的感触不同,演奏技术水平的不同都会影响作品的演奏效果。《英雄》对于演奏者的手掌支撑、分指程度、手臂的快速移动、远距离音域的转移、手指的快速转换以及演奏者的体能上都是有相当的要求。

一、力度

全曲出现了七个强重音 ff,强重音的处理不能闷又不能特别的尖锐,声音既要饱满又要浑厚坚实,指尖的触键方式不能仅做简单的支立,可如鹰爪般尽量勾起以尖端短促击键,控制掌指关节发力的方向,运用整体手臂向下抖动,将发出的下行力控于指尖进行集中爆发式的触键。六个弱音 P 分散在各个段落和乐句的衔接口,在艺术情境上呈现出起伏跌宕的氛围。经过句常以渐强或渐弱的力度出现于单小节的半段中,这在音响效果上实现了极短时间力度的转瞬变化,这要求演奏者的手指、手臂、肩膀要足够放松,随时进行快速的力度变化,尽情渲染英雄战斗激烈有输有赢的形象感和英雄人物内心失落或激昂的心情。

二、速度

前奏部分以 Allegro 启动音乐,快速的经过句让音乐人物形象非常有色彩的进入;进入主题起,Tempo di Marcia 以军队进行曲的风格保持音乐的行进,随着变奏的复杂化加深,在力度和速度上每一乐句逐渐向上推动,在高潮部分可以清晰地感受进行曲旋律和坚定地主导全区的重复三音旋律。用稍慢于前奏的速度开启尾声,体现出英雄战后的疲倦和重整,最终在降 E 主调的主音位置结合快速通过的三十二分音符重新提速,营造强悍、辉煌的艺术形象。全曲多次进行速度变化,但没有脱离固定的 4/4 拍结构,非常的稳定。双手的快速移动和肢体语言的实施是这首作品的难点,需加强整个手臂和肩膀乃至全身的协调,要分段做八度快速移动的训练。

三、音色

《英雄》这部作品大量使用八度和旋技术,包括八度纯和旋、八度琶音、远程八度跳跃以及八度与单音或和弦的组合,这就要求涉及八度技术的手掌、手指支撑能力必须过硬,触键不能拖泥带水,否则会产生因刮键或手指支撑性能不足导致的手掌过低,造成旋律不清晰,对音乐艺术的呈现造成不完整或者偏离作品意境的影响。指尖短促浑厚的触键也是这首作品必须的,另外轻柔衔接的部分必须弱下来,这时手指不能太过于高抬重落,应学习轻柔而清晰地触键奏法。另外,踏板的使用也影响着音色的变化。

四、踏板

李斯特极其注重钢琴的交响化发展,想要钢琴模拟整支乐队的音效,踏板的加强力度和延音作用必不可少。在《英雄》中,大多数重复三音动机位置我采用手脚同步开始,用踏板半踩和后置踏板的方式处理主题音,这样既加重了主题的色彩也短时间稍微放大了动机的音色,但此时并不需要延续很长的声音,短暂处理后马上抬开踏板。在作品高潮部分,在每个乐句作为主题的属七和弦上加重踩换踏板,原理同上。其他的经过句半踩踏板构建轰鸣效果,并在音乐推向最高潮的位置加强踩踏力度,提高换踏频率,以此贴近李斯特“交响化”的音乐共鸣又使得处理不失清晰感,短时间内弹奏大量音符并将之保留共存于同一时间空间,将音响程度最大化清楚明白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