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

《超级练习曲》在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钢琴练习曲包括12首作品。在此套练习曲中几乎包含了李斯特所有卓越的钢琴演奏技巧。对于这套练习曲李斯特非常罕见的进行了三次修改。1826年,受到小提起大师帕格尼尼的影响,十五岁的李斯特谱出了十二首音乐会练习曲,取名为《十二首大练习曲》,献给他的恩师车尔尼,以此感谢恩师教给他的一切,最后成为著名的《超级练习曲》最早的版本。1839年,将《大练习曲》修改后,重新出版。1851-1852年,处在魏玛创作时期的李斯特对其进行了最后一次的修改,并最终取名《十二首超级技术练习曲》。李斯特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以提高演奏的难度为前提的,比如增加弦技的难度或是将织体的厚度大幅增力口。现在广为流传的、我们作为学习与研究的范本的版本就是这个名叫《超技练习曲》的最终版(也是最难版)。

如果将《超级练习曲》作为完整的一部钢琴作品,可能就会比较贴切。十二首曲目中既有前奏曲,又有高潮(《狩猎》),甚至还有结尾曲(追雪)。这里面包含了钢琴技巧中几乎所有最难的元素,以及各种极端的、复杂多样的演奏技术的综合运用。从这十—首练习曲中不难看出,这部练习曲明显可以从调式的角度将其分为六组。每两首曲目组成一组,为平行大小调关系。每组之间按顺序以往下方降五度的调性方式安排,这样设计调性排列应该是受到了肖邦《前奏曲》(op. 28)的影响。同时,受到这个时期标题音乐盛行的影响,李斯特将大部分的曲目(共十首曲目)赋予了一个带有描述性的标题,使它们除了是一首练习曲之余,更加接近于一种特性曲目的范畴。


一、《前奏曲》Prelude, presto C大调

这是其中最短的一首,4/4拍,非常快,作为这部作品的引子。这首曲目极其华丽并且需要相对较难的技巧,练习的侧重在于右手,并且从始至终都是轻快的音群。我们能看到其中存在大量的工整的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很有李斯特的老师(车尔尼)的风格。作品中的表情记号也颇有一番让人回味的意味,non troppo presto (意为不太很快)、poco rallentando (意为少许减速)、energico (意为精力充沛)以及对于速度与力度上的细节性德把握都不难看出,李斯特其实是一个相当细腻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掌控力和占有欲相当强的作曲家,必须要按照他的要求弹奏曲目,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汁原味的李斯特。

二、无标题Molto vivace a小调

此首曲目较之前奏曲,无论是从篇幅上还是难度上都提高了不少,使用了特别醒目的断奏练习,3/4拍,以三连音为创作的动机,大范围的快速跑动、大幅度的跳动、以八度织体为基础的广泛运用以及隐藏在低音声部的半音阶无一不预示着李斯特弦技风暴的到来。

三、《风景》Paysage. Poco adagio F大调

《风景画》给人的感觉好像正值初夏,策马慢行于田园乡下,是一首有如诗情画意般幽静的乐曲,柔板6/8拍。这首练习曲在整部作品(12首)从头至尾连贯演奏时,此首曲目前后的作品会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标题为风景,可节奏略显压抑。音乐充满了作者无数次的"自我反问"的感觉,似乎有很多问题在心间得不到完美的答案,自我思考的味道。


四、《马捷帕》Mazeppa.Presto d小调

这是李斯特《超技练习曲》中比较有名的一首,4/4拍,急板,自由变奏曲式,拥有无处不在的技巧性音群。灵感来源于雨果的长诗《马捷帕。1854年,作者将其改编成了交响诗。乐曲的开始由一连串不协和的七和弦引出,紧接着以一系列类似于托卡塔式的过度引出了极富英武气质的主题。中部则是一个以行情为主题的段落。尾部以变奏再现的方式将乐曲推向了高潮,最后的尾声落在D大调上。李斯特通过对一个简单主题采用变奏的方法,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情节,搭建起来了《马捷帕》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建立起了音乐与文学之间的桥梁。


五、《鬼火》Feuxfollets. Allegretto降B大调

被几乎所有的钢琴家誉为最难掌控把握的一首钢琴练习曲,稍快板,2/4拍,神秘诡异是它的特点。在德国有“状如人形的火,引诱路上的行人迷路”之说,这首乐曲里含有如同碟火般到处隐约出现的音群。共有三个主题,2/4拍,小快板,有大量重复的音,并且以32分音符贯穿全曲,大量的半音阶跑动。和声上的不稳定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音乐上的扑烁迷离,在听觉上留下了一层神秘的迷雾。对话形式出现,作曲家巧妙地将半音阶动机、“鬼火”动机与歌唱动机这三个主要动机揉合在一起,充满了奇思妙想却又不显突兀。


六、《幻影》Vision.Lento g小调

这一曲是为整个练习曲进入高潮的铺垫,缓板,3/4拍,也是一首自由变奏曲,以练习到处散布于此曲的琶音为主。据说李斯特谱写此曲是想描写法国皇帝拿破企一世葬礼上庄严又不失华丽的情景,“钢琴之王”与“战争之王”在此刻有了意义非凡的联系。


七、《英雄》Eroica,Allegro 降E大调

全曲拥有庄严、雄伟的基调,这是一"首拥有序奏的进行曲风格的练习曲,所以性格上不能有丝毫的软弱。这是悲剧的英雄,但依然让人无限崇拜。从李斯特的风格来说,这一首极有代表性。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自始至终勇猛雄伟,富有李斯特所特有的华丽光彩。演奏此曲时要体现出内心的自信和沉稳,突出高贵非凡的气质。听觉效果上给人扎实厚重的感觉。基本上所有独立的和弦都要饱满充实,指尖与键盘之间需要有迅速的反应;断奏要利落,手臂需 放,有高充的力度。低沉的音乐永远也掩盖不了英雄眼神中矛盾的情感(希望和怒火),最后给人以光明,音域一下子 阔。这一曲旋律非常优美。


八、《狩猎》Wildejagd. Presto furioso c小调

演奏难度非常大的一首,狂暴的急板,6/8拍。乐曲像是猎杀猛兽一样剧烈而充满活力。这首乐曲需要娴熟的技术,但技巧上不是最难,而是需要有很好的节奏感。音乐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舍曲贯穿着激动和活力,脑海中要有充分的想象,可以有各式各样的画面。一队浩浩荡荡的皇家狩猎队伍骑马行猎,队伍兴致昂扬、马匹矫健飞奔,快乐豪迈的挺进森林,展现了振奋人心的场面等等。在速度的表现上应更加快一点。乐曲不仅充满了枪声、兴奋的欢叫声以及胜利而归的凯歌,也有着轻松愉快地交流,更有小憩时对森林美景的欣赏。因此音乐气氛的表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充实的。


九、《回忆》Ricordanza. Andamtino 降A大调

两首最有名的超级练习曲之一,小行板,6/4拍。乐曲开始充满了对往昔的绵绵思念之情,然而后半部分却像是越发的亚不住怀念之情一样,展现出甚为激烈的热情。此首作品要以平和安详的心态,弹出即兴表演的随意和自由的状态来。在平缓的速度进行当中,乐曲中有着内心情感的表白与情慷,有温情脉脉、娓动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华彩乐句,也有激情昂扬的和弦进行;流淌着悠然、舒缓的柔美之情。在听觉上很容易联想到肖邦的作品,要用同样柔和甜美的诗意气质去演奏,用音乐美好的爱意去抚慰内心的忧虑和烦恼。


十、无标题 Allegro agitato molto f小调

没有标题,2/4拍,激动的快板,远远脱离了单纯为练习技术而写的作品层次,音乐上毫不枯燥乏味。全曲热情洋溢,充满朝气与活力。力度上不要只是单纯追求ff的效果,从头至尾弹得过于猛烈火热,要安排好音乐情绪波动般的发展过程,演绎出音乐旋律优美的进行。速度适中即可,无需过分的快。要注意所有三连音力量与节奏的合理分配与平衡。三十二分音符的节奏要明快,休止符一定要有空间,手指之间要保持灵活和积极的状态。钢琴的音色之美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十一、《黄昏的和谐》(又名《夜之和谐》)Harmonies dusoir. Andantino D大调

最有名的李斯特的超级练习曲这是一首富有诗意的风景画,美妙的和声衬托出黄昏的景色,微风中荡樣着迷人的韵味,它是具有李斯特风格的夜曲,有别于肖邦的夜曲。所以有人也称他为《夜曲》。这首乐曲中有非常优美的旋律,这一旋律使整个乐曲保持了诗情的统一气氛。 开始比较慢,象要诉说一件事,然后却突然沉默不语,只是用最激烈最高级的音乐来倾诉。这是整个超级练习曲的最高潮,是听觉上的最高享受。一层层的推进,又一层层的返回,不同的感受接踵而来,让人不忍离开这一段音乐。然而最后还是结束了,非常平静地结束了,但有一种意犹未尽的余温在那里。


十二、《追雪》Chasse-neige. Andante con mo to b小调结尾

名字非常优美,那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一点也没有寒冷的感觉,惟有追逐下雪的快乐和空洞无边的激情!流畅的行板,3/8拍。主旋律是像大风雪的侵袭一样的音型。这首乐曲需要对音色的控制非常的敏感。闪烁发光般的伴奏音型衬托出流畅的旋律,如同在冬曰的微风吹拂下洁白的雪片纷纷扬扬的不停落下。力求让晶莹而跳跃的钢琴声音将全部的忧愁一扫而光。伴奏音型要弹得轻巧柔和,旋律应该清晰明确并富有表情,发展的取向也要明确。有时旋律需要由两只手的交替来完成和发展,衔接上的自然流畅就成为了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