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1849年)波兰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虽然他在祖国的时间并不长;他和法国作家乔治·桑的爱情故事也被人们长久地吟诵。肖邦在其短暂生命中的作品有200部(主要是钢琴作品)左右,其中有舞曲、前奏曲、进行曲、钢琴练习曲、夜曲和两部动听的钢琴协奏曲等。全世界在波兰、俄国、中国都举办有少年、青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相信喜欢肖邦的人们都有收藏他的协奏曲、舞曲(包括玛祖卡、波罗乃兹等)和夜曲等著名唱片。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肖邦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
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肖邦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创作作品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练习曲
肖邦创作了27首练习曲,几乎全都有特定的技术性,除七八首为中速或慢速外,其它都是快速度,它们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但是肖邦的练习曲不同于前人所写的练习曲,没有那种常常流于单纯的 、机械的技巧练习和枯燥、平庸的缺点。它们不仅有针对性、较难的技巧练习,有些还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就象是一篇篇短小的音诗。因此,人们常常把肖邦的练习曲,说成是钢琴音乐史上的一种“革命”。
如《c小调练习曲》(作品10号之12“革命”)是肖邦1831年赴巴黎途中,在得知俄军入侵华沙后悲愤之余写下的。从技巧上看,这是一首左手跑动练习曲,但从右手壮烈的八度音旋律和左手狂风暴雨般的倾泻中却都不难看出作曲家当时内心情绪的极度激动。
夜曲
“夜曲”的语缘系从拉丁语NOX演变,在罗马时代,有“夜神”之意。夜曲一般指由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john·field,1782-1837)首创的一种钢琴曲体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采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总的表现意境是夜的沉静与人的内心抒发。肖邦的二十一首夜曲是这一体裁最为出色的代表作品。夜曲与向情人表达爱慕的小夜曲不同,多为作曲家在夜深人静时用音乐写下的内心独白。在肖邦的钢琴作品中,《夜曲》是最浪漫而凄美的,也是最能贴近肖邦孤寂浪漫的内心世界的代表作品之一。《肖邦夜曲全集》共21首作品,曲曲醉人,篇篇精彩。
马祖卡舞曲
肖邦的马祖卡舞曲变化性地应用了民间节奏,并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艺术标准进行再创作,在和声、调式等方面更有独出心裁的创造,他的乐曲中有着更精练的旋律,增加了跳跃感,在变化中赋予诗意。
《升c小调舞曲》是肖邦玛祖卡曲目里规模最大的,乐曲的开头受到巴赫的音乐风格影响,有着古典的感情,犹如管风琴的鸣响。封.隆兹评说:“开头好像为管风琴而作,却断然以沙龙风格结束,没有一首作品像这样被推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