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位演奏家的弹奏风格,实际试听效果以及参考借鉴他人评论,选择不同的演奏家演奏版本,借助音乐播放软件对演奏版本进行比较。本文选取了五位音乐演奏家的演奏版本进行版本比较研究,分别是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毛里奇奥•波利尼、克劳迪奥•阿劳、阿图尔•鲁宾斯坦。
引子部分:
齐默尔曼,将 1 到 3 小节和 4 到 7 小节分为两个部分,力度对比强烈,前半部分明显强于后者。齐默尔曼从第三小节开始有较为明显的渐弱,第六小节音色带有一丝坚定,似乎在告诉听众,乐曲的引子结束了,呈示部的主题马上开始。 阿什肯纳齐从第三小节开始的渐弱,力度变化较小,比较平稳,音色更加
柔和。 波利尼和齐默尔曼采用了相似的处理手段,将 1 到 3 小节和 4 到 7 小节分为两个部分,力度对比强烈,前半部分明显强于后者。音色听起来更加干净。 阿劳在这两处没有强烈的对比,比较平静,阿什肯纳齐与之相似。阿劳在演奏引子时,有上行渐强,下行渐弱的曲线变化过程。阿劳速度较快,相比齐
默尔曼稍显匆忙,不过没有强烈的力度对比,力度变化过程明显,稍有匆忙却十分稳定。 鲁宾斯坦与齐默尔曼和波利尼采用了相似的处理手段,将 1 到 3 小节和 4到 7 小节分为两个部分,力度对比强烈。并且鲁宾斯坦演奏出的声音颗粒性强,力度变化明显,第 3 小节处有明显的变弱。 本人更青睐于齐默尔曼的演奏,速度较慢,音响效果更加宽广,更加深沉。更符合肖邦“Largo”的标记。
呈示部:
鲁宾斯坦用时最短,演奏速度最快,阿劳比鲁宾斯坦多用 2 秒,速度差别较小,阿什肯纳齐和波利尼用时相同,都是 1 分 25 秒,速度相同,齐默尔曼用时最长,速度也是最慢,最平稳。齐默尔曼从 21 小节开始变强,推向高声部,然后在 31 小节变弱。 阿什肯纳齐从 24 小节开始变强,在高声部进行,28 小节开始减弱。 波利尼在 21 小节开始渐强,26 小节力度最强开始渐弱,准备迎接下一段。 阿劳每个乐句都有小幅度的由弱变强再减弱力度变化,层次变化分明,音乐情感阶梯式递进,形成一种紧张感由演奏家带给听众,引领听众进入作者和演奏家的精神世界。 鲁宾斯坦上方的旋律音更加鲜明,具有具有颗粒性,在 33 小节的一串快速跑动后,声音开始逐渐渐弱,准备开始新的段落。 阿什肯纳齐,右手的伴奏双音轻快,上方旋律明显,音响效果听起来更加轻快活泼,带有一点愉悦的感觉。
展开部:
鲁宾斯坦仅仅使用了 24 秒来演奏这段,速度最快,齐默尔曼用时最多,速度最慢。除鲁宾斯坦外,其他四位演奏家前面两个相似部分没有明显的对比,都在100 小节的后半部分开始渐强,将乐曲推向高潮。鲁宾斯坦的三个相似部分形成阶梯状,层层递进,每个部分都强于前一部分,将乐曲推向高潮。鲁宾斯坦在这一部分的变化丰富,情感表达也更加丰富。
尾声:
阿劳用时用时 1 分 21 秒时间最短,速度最快,阿什肯纳齐和波利尼用时相同,都是 1 分 26 秒,速度相同,鲁宾斯坦相比前面二位用时少一秒,速度相差不大,齐默尔曼用时最长速度最慢。齐默尔曼在这里运用十分明显的强弱力度对比,利落的将乐曲推向最终章。 阿什肯纳齐的演奏更加活泼,旋律音更具有颗粒感。波利尼的在 208 到 215 小节的和左手单音十分明显,阿劳在这部分亦是如此,并且波利尼在 242 小节到 250 小节,随着旋律的变化出现了强弱变化,旋律上行时渐强,下行时渐弱,变化丰富。 阿劳在 208 到 215 小节的和左手单音十分明显,和波利尼采用了相似的处理方式,强调了低音部分,音乐也更加丰富。 鲁宾斯坦在 246 小节开始下行减弱,251 小节和 255 小节的一串上行音阶较弱,与前面强有力的部分形成对比,之后再次保持前面的力度一直到乐曲结束。
齐默尔曼演奏的在五位中速度最慢,音乐平稳安静,在对比强烈的部分,也更加激动,辉煌,音色优美并且控制精准,变化丰富,注重细节表现。
齐默尔曼善于把控和声,音符之间的平衡,将乐曲的细节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广受好评。并且,齐默尔曼演奏的肖邦乐曲,也被称为演奏肖邦乐曲的“教科书”。
阿什肯纳齐的演奏速度在五位中最快,音乐较为平稳,力度强弱对比明显,多处地方会有上行时渐强,下行时渐弱的表现,层次分明,音色比较柔和,声音具有颗粒性,细节处理十分细腻,并且富有诗意,阿什肯纳具有惊人的演奏技巧,触键充满着个人的风格色彩,音乐具有个性化的表现,音乐艺术造诣高深。
波利尼的演奏速度在五位中较快,音乐较为平静安稳,也多处运用上行渐强下行渐弱的表现手法,音色变化丰富,乐句处理细致,注重左手旋律的表现,旋律清晰明快,触键细腻灵敏旋律线条层析清晰。
阿劳的演奏速度在五位中较慢,他的演奏语气使人感到温暖,注重乐句中的力度变化,层次分明,音色变化丰富,并且他注重突出左手部分的旋律部分,着重展现了乐曲的细节,阿劳的演奏技巧高超,乐句与乐句之间结构清晰,逻辑清晰,速度加快时稍有匆忙却十分稳定,节奏把握十分准确。
鲁宾斯坦的演奏速度稍慢于波利尼,在五位中处于中间位置,在演奏曲子的时候变化丰富,乐曲中能感受到演奏者丰富的情感,热切的表现力,声音具有颗粒性,不同部分之间的力度变化明显,对比明显。音色细腻多变,乐句处理细致,乐句之间对比明显,演奏技巧高超。他能够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动作与装饰,纯粹的表达着自己心中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