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本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读为dān,耳曼也),周守藏室之史也。(故里生平)
孔子适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驾,驾车行事。蓬,一说蓬盖,一说蓬草。累,转行之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问礼)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留书)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诸多异说)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老子后人)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儒道之争——老子要旨)
=>老子即老聃。
A.2011年出版《老子集成》,总计15卷、1100万字,所收录传本和注疏本上自战国下至1949年,总计265种,。
B.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简本,现存最早的版本。
C.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汉帛书本。
D.现存主要汉代注本:《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
E.通行本——王弼《老子注》本。
关于老子生平和《老子》成书的争论,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的重要内容。综合前人成果和考古发展可见,《老子》一书为老聃所作,成书年代不至晚于战国初期。《老子》在流传过程中,个别字句经众手改定,但它仍然是一部专著,而不是纂辑所成。
王弼《老子注》——古代杰作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