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于美国东部时间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时39分)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上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因其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SRB)的O型环密封圈失效,毗邻的外部燃料舱在泄漏出的火焰的高温烧灼下结构失效,使高速飞行中的航天飞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于发射后的第73秒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挑战者号的残骸散落在大海中,后来被远程搜救队打捞了上来。这次灾难导致美国的航天飞机飞行计划被冻结了长达32个月之久,也成为此后工程安全教育中的一个常见案例。
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基地发射升空后73秒起火爆炸,看过电视直播的观众对佛罗里达上空那一团突然出现的令人触目惊心的火球一定记忆犹新。但当时正在遥远的犹他州观看电视直播的两个人对这一结果并不感到意外。这两人都是为航天飞机设计、制造固态燃料火箭助推器的莫顿-瑟奥科尔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一个名叫罗杰·博伊斯乔利,另一个是他的顶头上司鲍勃·埃比林。
就在前一天的傍晚,他们二人都被告知,佛罗里达的气温已经降至零度以下。这样的条件对火箭助推器的性能将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瑟奥科尔公司高层给了他们当头一棒,竟然向宇航局作出了宇航局官员们最希望听到的建议:可以发射!第二天,“挑战者”升空后的第73秒钟,他们面前的电视屏幕突然烟雾弥漫。接着,博伊斯乔利缓缓地站起来,走进自己的办公室,面壁而立,试图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
博伊斯乔利解释了助推器点火后的情况:“这些钢圈看上去很结实,很牢固,但点火后,每个部分由于受到巨大压力,都会像气球一样被‘吹’起来。这样,就需要在各部分的接合处采用松紧带来防止热气跑出火箭。这份工作由两条橡胶带完成,它们可以随着钢圈一起扩张,并能弥合缝隙。如果这两条橡胶带与钢圈脱离哪怕五分之一秒,助推器的燃料就会发生泄露。他接着说:“‘挑战者’发射那天,天气非常寒冷。气温降低后,这些圈就变得非常坚硬,伸缩就更加困难。虽然那可能只是零点几秒的时间,但足以把发射变成一场灾难。”
发射前一天,发射现场把电话打到宇航局火箭专家那里。虽然博伊斯乔利出示了一些数据,但都不是决定性的。讨论进行了近5个小时,但瑟奥科尔公司副总裁请求暂停会议5分钟。接着,瑟奥科尔总裁说:“我们必须作出一个可操作的决定。”博伊斯乔利意识到,公司主管为了取悦最主要的客户——宇航局,态度已从“不要发射”变成了“可以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