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一、美国环境外交发展的几个阶段

 1、1972年—1980年:兴起阶段(尼克松——卡特执政时期)

  第一,支持创立国际环保机构,主动向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提供环境援助。   第二,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大会,促进环保条约的签署。 第三,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

 2、1981年——1992年:停滞阶段(里根——老布什时期)

   第一,削减对外环境援助。  第二,抵制影响本国经济利益的国际环保条约。

  3、1993年——2000年:复兴阶段(克林顿执政时期)

    克林顿执政时期,在环境外交方面的主要做法有:第一,改变国际环保条约谈判中的僵硬态度,重新争取环境政治的领导地位。第二,在国外开设环境中心,促进相应地区改进环境状况。第三,恢复和增加对外环境援助。第四,对违反国际环保公约及美国国内环保法规的国家或地区实行经济制裁。第五,对可能直接损害美国经济利益的环保条约仍持保留意见。

4、2001年以来(小布什执政后)

 (1)小布什公然对已承诺的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食言,单边主义盛行。 (2)寻找借口不出席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二、美国的《环境外交》报告

纵观全篇,该报告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动向:1、美国从反对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转向支持制定有约束力的排放指标,并力图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机制。2、该报告虽然强调美国在环境外交领域主要是加强领导和与各国及地区的合作,但是并不排除采取制裁手段。3、环境因素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将上升。

 克林顿上台后,为什么要调整美国环境的策略呢?

第一,争夺世界环发事务的主导权。第二,避免环境问题对美国的国内与国际利益构成更大威胁。第三,为美国的经济利益服务。第四,副总统戈尔的作用。    

  三、美国与加拿大关于酸雨的环境外交。

四、美国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