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的翅膀
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36年以海涅诗集 《抒情间奏曲》中的诗歌《乘着歌声的翅膀》谱曲创作而成的一首艺术歌曲。
一、作品分析
(一)曲式结构
这是一首结构朴素而清新自然的大调作品。主体结构为A+A+B三大段,对应三段不同的歌词。A乐段由a+b+c+d+a1五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结尾以休止符为标志。每个乐句由紧密连接的上下两半构成,配以两句联系密切的歌词。其中第五个乐句和第一个乐句同头异尾,有前后呼应和再现的意味,使得乐段的结束感更为圆满。B乐段由a2+e两个乐句加一句尾声构成。B乐段第一个乐句由全曲第一个乐句稍加改编而来,符合全曲各段统一的风格。第二个乐句由三部分构成,其中第三部分通过拉长旋律的节奏并原样重复第二部分歌词,使得旋律得到一种巧妙而完满的结束。尾声结束在三级音,充满了无尽幻想的意味。
(二)旋律特点
这首作品虽然结构不算复杂,但旋律变化非常丰富。第一句开头低音区属音到中音区三级音的六度大跳,接旋律级进上行,充满了自然流淌之感。第一句后半句又从低音区属音到中音区二级音的五度大跳,然后对前半句进行下方大二度的模进。从而在形式上具有高度统一性,在情绪上起到递进作用。之后的每一个乐句都有不 同的旋律变化,整体风格却又统一。例如第四乐句的后半部分是前半部分下方小二度的模进,则是与第一乐句不同的直接模进。这样 一方面起到新的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下半乐句带来更强的结束感。此外八六拍子以及弱起乐句都加强了作品的流动感。
(三)歌词与织体
歌词直白而又意蕴悠长,情节性与画面感兼备。韵脚方面以 ang、eng等后鼻韵为主,情感含蓄而深沉。钢琴伴奏的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织体,使得歌曲的画面刻画十分鲜明,幸福的感性情绪 里面充满了生命的质感。织体中大量的减三分解和弦进行与小三分解和弦进行给歌曲增加了梦幻色彩。
二、演唱教学研究
(一)放松自如的歌唱
声乐艺术,特别是演唱艺术歌曲,一定要放松自如的歌唱。 歌唱是需要用一点力的,关键是用力的部位,用最有力的部位来发力,就能达到最放松自如的效果。人体最有力的部位就是腰腹部, 因此歌唱一定要善于运用腰腹部的力量,用气息的力量。 演唱第一步张开嘴,同时带动口腔、咽腔充分打开,同时也使得声音能达到胸腔、头腔共鸣。第二步吸气,用腰腹力量让气息达到横膈膜附近。腹式呼吸可以保持胸腔固定,从而不会因为胸腔运动而影响音准、音色、共鸣;此外腰腹力量足够大,能够放松自如的达到集中而有力的气息支撑。吸气量与正常呼吸相当即可,避免吸气过多造成憋气。第三步声带闭合,用后咽壁声带肌向后上方 适当用力来闭合声带。要注意保持喉头稳定、脖子放松才能让歌唱 放松;喉头上升、脖子僵硬容易使得声音发紧。第四步气息平稳输 出,带动声带振动发声。
(二)音准问题
音准问题是听众比较注意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首先要求演 者具备灵敏的音准听觉,只有比普通听众更为灵敏的音准听觉,才有可能使得演唱音准偏离达到听众听不出来的程度。《乘着歌声的翅膀》容易出现音准问题的地方,主要是六度、七度大跳,特别是第二乐句上半句结尾七度下行大跳,需要巧妙的调整声带肌力度和气息力度才能唱准。此外第三、四乐句两个全曲最高的高音也容易偏低,演唱时需要特别注意。
乘着歌声的翅膀
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36年以海涅诗集 《抒情间奏曲》中的诗歌《乘着歌声的翅膀》谱曲创作而成的一首艺术歌曲。
一、作品分析
(一)曲式结构
这是一首结构朴素而清新自然的大调作品。主体结构为A+A+B三大段,对应三段不同的歌词。A乐段由a+b+c+d+a1五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结尾以休止符为标志。每个乐句由紧密连接的上下两半构成,配以两句联系密切的歌词。其中第五个乐句和第一个乐句同头异尾,有前后呼应和再现的意味,使得乐段的结束感更为圆满。B乐段由a2+e两个乐句加一句尾声构成。B乐段第一个乐句由全曲第一个乐句稍加改编而来,符合全曲各段统一的风格。第二个乐句由三部分构成,其中第三部分通过拉长旋律的节奏并原样重复第二部分歌词,使得旋律得到一种巧妙而完满的结束。尾声结束在三级音,充满了无尽幻想的意味。
(二)旋律特点
这首作品虽然结构不算复杂,但旋律变化非常丰富。第一句开头低音区属音到中音区三级音的六度大跳,接旋律级进上行,充满了自然流淌之感。第一句后半句又从低音区属音到中音区二级音的五度大跳,然后对前半句进行下方大二度的模进。从而在形式上具有高度统一性,在情绪上起到递进作用。之后的每一个乐句都有不 同的旋律变化,整体风格却又统一。例如第四乐句的后半部分是前半部分下方小二度的模进,则是与第一乐句不同的直接模进。这样 一方面起到新的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下半乐句带来更强的结束感。此外八六拍子以及弱起乐句都加强了作品的流动感。
(三)歌词与织体
歌词直白而又意蕴悠长,情节性与画面感兼备。韵脚方面以 ang、eng等后鼻韵为主,情感含蓄而深沉。钢琴伴奏的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织体,使得歌曲的画面刻画十分鲜明,幸福的感性情绪 里面充满了生命的质感。织体中大量的减三分解和弦进行与小三分解和弦进行给歌曲增加了梦幻色彩。
二、演唱教学研究
(一)放松自如的歌唱
声乐艺术,特别是演唱艺术歌曲,一定要放松自如的歌唱。 歌唱是需要用一点力的,关键是用力的部位,用最有力的部位来发力,就能达到最放松自如的效果。人体最有力的部位就是腰腹部, 因此歌唱一定要善于运用腰腹部的力量,用气息的力量。 演唱第一步张开嘴,同时带动口腔、咽腔充分打开,同时也使得声音能达到胸腔、头腔共鸣。第二步吸气,用腰腹力量让气息达到横膈膜附近。腹式呼吸可以保持胸腔固定,从而不会因为胸腔运动而影响音准、音色、共鸣;此外腰腹力量足够大,能够放松自如的达到集中而有力的气息支撑。吸气量与正常呼吸相当即可,避免吸气过多造成憋气。第三步声带闭合,用后咽壁声带肌向后上方 适当用力来闭合声带。要注意保持喉头稳定、脖子放松才能让歌唱 放松;喉头上升、脖子僵硬容易使得声音发紧。第四步气息平稳输 出,带动声带振动发声。
(二)音准问题
音准问题是听众比较注意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首先要求演 者具备灵敏的音准听觉,只有比普通听众更为灵敏的音准听觉,才有可能使得演唱音准偏离达到听众听不出来的程度。《乘着歌声的翅膀》容易出现音准问题的地方,主要是六度、七度大跳,特别是第二乐句上半句结尾七度下行大跳,需要巧妙的调整声带肌力度和气息力度才能唱准。此外第三、四乐句两个全曲最高的高音也容易偏低,演唱时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