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树
舒曼
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重要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继承了舒伯特的创作方向。但舒 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在选择歌词方面,比舒伯特要讲究的多,主要选择一些优秀诗人的优秀作品作为歌词进行创作。与舒伯特相比,舒曼更具浪漫主义的气质,他的艺术歌曲具有很强的诗意性和幻想性。舒曼的交响乐作品虽然没有达到舒伯特所具有的自然的宏伟性,但在他身上“浪漫主义的诗意想象力和音乐家的敏感 反应能力结合在一起。他比舒伯特更神经质和敏感,反应快,感情的变化更加细致”。另一方面,舒曼继承了舒伯特写作艺术歌曲时对钢琴伴奏的处理,并通过他的创作巩固了钢琴在艺术歌曲 中的地位。这些作品如果去掉声乐部分,单就每一首歌曲的钢琴部分都可以作为独立作品来演奏。如果说肖邦是钢琴诗人,那么舒曼就是歌曲诗人。他的很多艺术歌曲和肖邦的夜曲一样的宁静优美,把人们完全带入诗意的境地。舒曼的艺术歌曲凝结了他全部的爱情和家庭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
一、 歌曲介绍
《胡桃树》,创作于1840年,歌词选自摩孙的诗,舒曼非常钦佩摩孙这位德累斯顿的律师。摩孙的文学作品涉及各种形式,有中篇小说、戏剧、史诗以及像本诗这样民歌般的短诗。这首诗的韵脚成了它的核心。舒曼音域宽广的 钢琴伴奏以及歌曲中众多的间奏段落,不仅描绘出了树枝摇曳的情景,而且给这首歌曲梦幻般的宁静的结尾增添了意境。
二、音乐及歌词分析
《胡桃树》降E大调,一共有六段歌词,属于分节歌,前三段旋律相同,后三段以主题旋律为基础做了发展变化。歌曲的旋律比较简单和统一,伴奏音型以琶音形式的分解和弦为主,不过在每一句结束后休止小节的间奏部分,分解和弦之上出现了一个补充性的简短旋律,这些旋律来自对声乐声部最后一小节的模仿,具有模仿复调的性质。因此综合来看,伴奏声部是由两个声部层次组成的。这种从头到尾的琶音伴奏音型犹如飒飒作响的胡桃树叶子,更像是少女在甜蜜爱情中不停摇曳着的无法平静的心情,给人一种清纯而美丽的感觉。 《胡桃树》的歌词具有很强的写意性,非常动人。对歌词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词语表面的意思,应该通过了解舒曼创作歌曲的生活背景,试着体验作曲家当时的心情,发掘那无法言说的部 分,并用声音的表情将其表达出来。歌词第一句是“在犀前有一 株核桃树,芳香舒坦地伸展那丰满的绿树枝。枝头上盛开无数鲜 花”。说明作曲家写作这首歌曲时怀着美好、喜悦的心情,舒曼的妻子是他老师的女儿,开始他的老师不同意他们婚事,通过忠贞不渝、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走在了一起。一般情况,通过百般周折获的爱情更加令人喜悦,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分享到自己此刻的喜悦。因此舒曼选择这首春天的诗歌很符合自己的此情此境。我们在理解这一句歌词时,必须与作曲家的心境联系 起来,否则就仅仅成了描写春景的词语,失去了音乐本有的意境。
《胡桃树》用自然春景来比拟人的心情,用自然事物比喻恋爱中的少女,可以说是情境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一、 演唱分析
就旋律来看,歌曲的线条还是比较平稳的,最高音是小字二组的d2,最低音是小字组bb,但大部分旋律都在小字一组f1与小字二组的c2之间上下迂回,总的来说演唱并不难。第一段前奏部分的钢琴琶音好像微风中轻轻摇摆的胡桃树,远处春风徐徐吹来亲拥着枝头的鲜花。演唱时首先声音要稍轻而缓,要与伴奏的音响相协调,想象自己站在轻风拂过的胡桃树下,天气晴 朗,春暖花开,怀着恋爱的心情向大自然倾诉自己的心声。